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远离那些整天对权力歌功颂德的人!
--> 本頁主題: 远离那些整天对权力歌功颂德的人!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阿东虫


級別:新手上路 ( 8 )
發帖:56
威望:44 點
金錢:2672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25-10-24


远离那些整天对权力歌功颂德的人!



多年前参加一场学术晚宴,我目睹一位知名学者,在官员入场瞬间,从侃侃而谈的智者瞬间切换成微微欠身的姿态,言辞间的批判锋芒尽数收敛,化作一连串精准的赞美。那一刻,他仿佛一株随风倒伏的芦苇,灵魂失去了重量。

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《编年史》中留下警世之言:“追求权力固然是人性中最强烈的欲望,但匍匐在权力脚下却是人性中最丑陋的景观。”这种对权力的无原则歌颂,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自我阉割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:“人是会思想的芦苇。”但这株芦苇若向着权力弯腰,便无法在思想的狂风中挺立。正如胡适所言:“跪着的人没有资格谈自由。

放弃批判精神换来的安稳,本质上是用人格尊严典当的苟且。顺民历史渊源鲁迅先生沉痛写道:“中国只有两个时代——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。”这句剖骨析髓的论断,揭示了顺民思维的深层历史根源。在古代专制土壤中,“颂圣文化”被系统性地制度化和道德化。汉武帝独尊儒术,将忠君思想嵌入伦理体系;唐太宗开创科举,使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成为知识分子的终极梦想。这些制度在稳定社会的同时,也驯化出特殊的生存智慧,如清代大学士曹振镛自述的为官秘诀:“多磕头,少说话。”

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《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》中提出“轴心时代”理论,认为人类在公元前数百年同时迎来思想突破。但遗憾的是,在某些文明中,思想的突破很快被权力的牢笼所禁锢。这种思维在文学中也多有解剖。《红楼梦》中的贾政,在家族内部是威严的家长,在皇帝面前却是诚惶诚恐的臣子;《儒林外史》的范进,中举前是潦倒书生,中举后立即融入权力体系,成为新的歌颂者。历史学者孙隆基在《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》中指出:“这种对权威的过度依附,形成了独特的‘母体化’心理机制,个体永远需要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权威,如同婴儿需要母亲。”

心理学中的“权威崇拜症候群”揭示了这一现象:个体通过放弃独立思考来获取安全感。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《逃避自由》中深刻剖析,人类对自由的恐惧导致他们“渴望屈服,渴望拥有某种将他们与外界连接起来,同时又能让他们摆脱自由选择负担的纽带”。这些人并非天生卑劣,而是在权力的磁场中逐渐丧失自我。如同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,因一个喷嚏惊扰长官而惶惶不可终日,最终在自我恐吓中走向悲剧。

当人过度放大权力的威光,灵魂便会在阴影中不断萎缩。赞美无原则,则虚伪无下限,“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”,阿克顿勋爵的这句名言人人熟知,但少有人深思:无原则的歌颂正是权力腐败的最佳催化剂。古希腊寓言中,有个国王酷爱听人赞美。佞臣们称赞他的王冠,他却摘下假发露出光头,大家才发现原来他连头发都是假的。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世相:当权力只听得见赞美,真相便被放逐。

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《论法的精神》中指出:“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惧,而恐惧需要不断被强化。”对权力的无底线歌颂,正是制造这种恐惧氛围最有效的手段:通过制造万众归心的假象,让异议者自我怀疑,从而让大家对权力顶礼膜拜

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展示了触目惊心的结果:普通人在权威指令下,竟愿意对陌生人施加致命电击。实验证明,“我只是在执行命令”这种思维模式,使普通人也能成为恶的帮凶。在《皇帝的新装》中,真正可怕的不是皇帝的愚蠢,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维护那个显而易见的谎言。安徒生用一个童话来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:当诚实需要勇气,虚伪便成为通行证

有挺立的尊严才有人的觉醒

1929年,胡适在《新月》杂志发表《人权与约法》,告诫国民政府:“在法治之下,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一样,必须守法。”此言一出,朝野震动。朋友劝他明哲保身,胡适回答: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。”这句源自范仲淹的格言,道出了知识分子的风骨。

批判不是否定,而是更深层次的建设,就像同医生的手术刀,割除腐肉是为了肌体健康。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,权力需要的从来不是颂歌,而是清醒的 “牛虻”。政治学家汉娜・阿伦特曾说:“批判精神是民主社会的氧气。” 民国时期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正是其践行者,真正的公民精神,不是对权力的仰视,而是以道义为标尺的独立自主。德国哲学家康德在《什么是启蒙》中呐喊:“要敢于认知!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!”这句启蒙运动的号角,至今回响。

真正的公民精神,始于独立思考的勇气,成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。作家王小波一生致力于“反对愚蠢”,他在《沉默的大多数》中写道:“我认为低智、偏执、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。”而对权力的无原则歌颂,正是思想贫乏的典型症状。电影《死亡诗社》中基廷老师告诉学生:“森林中有两条岔路,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,这改变了一切。”这种选择需要勇气,但正是这种勇气,区分了跪拜的顺民与挺立的公民。

陈寅恪在给王国维的碑文中写下: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。” 这正是每一位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”的公民应有的姿态。 让理性之光超越奴性,离那些整天对权力歌功颂德的人远一些,并非出于清高,而是为了守护灵魂的独立与纯净。正如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所言:“在没有恐惧的地方,才有真正的教育。”在没有恐惧的交往中,才有真诚的友谊。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,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恩赐。第欧根尼回答:“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。”这种对权势的淡然,源自内心的丰盈与自足。

我们不必人人都做第欧根尼,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“站立的习惯”。在会议上敢于表达不同意见,在朋友圈拒绝转发违心赞颂,在学术研究中坚守真实标准……这些看似微小的抵抗,如同海星被冲上岸边,虽然不能拯救所有海星,但对被扔回大海的那只而言,意义非凡。

经济学家阿马蒂亚·森说:“发展就是自由的扩展。”而思想的自由,是一切自由的起点。当我们拒绝成为权力的回声,而坚持做自己的声音时,我们不仅在解放自己,也在为整个社会拓展自由的边界。当太多的声音在为权力加冕,作家雨果提醒我们:“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,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。”与其诅咒黑暗,不如点亮烛火。正如鲁迅所说: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。” 呼吁远离权力祭坛的颂歌者,不是消极避世,而是以清醒的姿态守护人性的尊严。

毕竟,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,从来不是看有多少人在歌颂权力,而是看有多少人敢监督权力,有多少人能挺直腰杆做人。

赞(5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1-14 11:19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二十二厘米


級別:騎士 ( 10 )
發帖:1518
威望:168 點
金錢:1206014 USD
貢獻:9000 點
註冊:2014-08-02


一个人是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,独立思考能力来源哪里?只能靠自己
TOP Posted: 11-14 11:20 #1樓 引用 | 點評
夜歌雄霸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1545
威望:1446 點
金錢:607 USD
貢獻:12460 點
註冊:2025-04-12

支持发帖
TOP Posted: 11-14 11:30 #2樓 引用 | 點評
叠彩峰岭


級別:俠客 ( 9 )
發帖:2404
威望:191 點
金錢:210 USD
貢獻:467 點
註冊:2020-06-29




TOP Posted: 11-14 11:38 #3樓 引用 | 點評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