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出萝卜带出泥,是常识,是常理,也是常态,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土壤、有根源、有条件的,不可能孤零零地出现。
倘若拔出萝卜带不出泥,要么是联系被切割了,要么是刻意欲降低影响。如此一来,就违背了常识、常理和常态,与人们心中的判断和期待有差距,就必然会影响问题处置所外溢的公信力。
可惜,如今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置棘手舆情时,往往就是采取了这种切割联系和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、尽可能把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的思路和措施。
岂不知,看似控制了影响,实则损害了公信力,反倒是显得舍本逐末,格局、眼界都有点小了、浅了。
譬如说,一辆运输食用油的油罐车出了问题,全国一调查,就这一辆车有问题,这合理吗?一套培养非医学基础的医学博士的机制,出了一个渣渣,一调查,就这一个人不好,就她的成长道路上劣迹斑斑,其他人都清白,机制也干净得一尘不染,这合理吗?如果事情都是这么个处理法,难免让庶民寒心。
对国家治理而言,公信力是极其重要的东西。孔子说:无信不立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不是要把各种套路玩得纯熟麻溜,而是要始终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,也即维护公信力的高度,来思考和处理问题。
但愿,有关方面能够站位更高,格局更大,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,拔出萝卜带出泥地处理热点舆情问题。当然,也存在一种可能,那就是内外有别。
对外,则只处理应当处理的个案、孤例;对内,则举一反三,深入纠处体制机制上根源性的问题,只是不作宣传而已。但窃以为,如此,依然是不如拔出萝卜带出点泥来更好,更值得欢迎,毕竟,庶民的心是需要温暖的。
希望,尚未处理完的事,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,能够有更高的应对思路。比如,武汉大学杨某媛构陷他人、论文蒙混过关的事情,就不放拿显微镜看看,是只有一个人的论文如此,还是很多人如此,是体制机制问题,还是个别事情上的马马虎虎?
像啄木鸟一样治病救人,像关公一样刮骨疗伤,才可能化危机为契机,彰显自我革命的真谛和深意。
蜻蜓点水,讳疾忌医,则只能让扁鹊也摇头旋走。
防水图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赞(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