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们经常被教育,职业没有高低贵贱,只是分工不同。然而实际生活中,因为职业或职位所掌握的权力和调配的资源不同,自然而然就分出了三六九等。最高等级,自然是许多人一生向往的:当官!
作家莫言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:“必须承认,在我们的社会中,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。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教师高,但人们都知道,大多数当官的人并不靠工资吃饭。”不得不说,莫言这段话一针见血。
古代有“学得一身艺,卖与帝王家”,现今有“国考省考,热火朝天”。不管是古代的文人雅士,还是现代寒窗苦读的学子,都是为了谋得一个“官位”而竭尽心力。究其原因就是,社会最上等的职业就是当官。
当然,所谓最上等,并不是写在脸上。明面上是为民服务,条条款款要求严苛;暗地里却像及了财主老爷。无论是社会地位,还是资源垄断,他们都占据了一个绝佳的位置,并由此带来连绵不绝的好处。
这就难怪人们会无比羡慕当官这个职业了。别人在为衣食住行担忧,他们却是旱涝保收;别人在为子女前程担忧,他们却早就安排的妥妥当当;别人在为争取资源绞尽脑汁,他们却能随意支配众多资源。
说起来他们就是仆人,实际却是比所谓的“主人”更像主人,生活丰富多彩。他们指点江山,看似平易近人,实则庄严肃穆拒绝一切普通人,与人们彻底隔绝成两个世界的人。他们高高在上,视百姓为刍狗。
本应该服务于人,变成了高高在上。扪心想一想,一种将当官作为最上等职业的社会正常吗?虽然大家都知道不正常,每个人却又都是削尖脑袋往里钻。那种对他人、对资源的掌控感,让所有人都痴迷。
公职本是公众的信托所,它的全部权力都来自于人民,宗旨是为人民办事,就像公款应当用于公共福利一样。现实他们却不会这样做,而是把公权力不断私化,为了私心和利益,他们强占公共资源为己用。
公职人员这个职业,始终是依附性的,不管是他们管理还是分配的资源和财富,都是来自于人民的创造。如果人民及其创造财富和资源不复存在,那公职人员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。因为官本身不创造财富。
创造财富的劳动和分配财富的劳动,哪种更重要更根本呢?显然是创造财富,毕竟没有财富的存在,就谈不上分配。创造是基石,分配是框架。不创造,分配就无从谈起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就是如此。
不可否认,合理的分配能让财富增值,但这并不表示分配更重要,更高人一等。一个健康、正常的社会,最受尊敬的应该是那些从前创造性活动的人。他们是从零到一的建设,是财富的源头,改变的开始。
饮水思源,就像我们与父母的关系,我们可能会超过他们,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,所以更应该尊重他们。每个职业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,没有谁比谁高贵,一千块钱的菜也得配上一块钱的盐才有味。
之所以当官会成为最吃香最受推崇的职业,是因为当官缺乏监督,或者说监督流于形式,让当官的可以为所欲为。别看当官的待遇不是特别高,但其权力下的灰色收入和隐性好处却往往具有压倒性优势。
在资源调配上的权力寻租,更是可以让当官的赚得盆满钵满,财色兼收。如此巨大的好处和诱惑,怎么不让人热衷进入体制内呢?说到底,还是人的私心和贪欲在作祟,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让人沉沦。
真实创造价值的被看不起,依附性生存且公众权力私用的公职人员却被捧上天。这种现象真的好吗?如果社会将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重要性颠倒过来,由分配者来决定财富有无和多寡,那就真本末倒置。
如果公职群体还是从财富蛋糕中揩油,将大头揣进腰包,小的施舍给创富的人,劳动者如何会福气?创造财富的人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,却还四处受到分配者的掣肘。如此社会,怎么会健康,怎不让人反感。
防水图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赞(4)